作者: Herbert Spencer 被譽為「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牛頓」,他是美國教育改革的先導。
從書中二十一章節的標題中,不難發現Spencer這本書涵蓋了所有父母培養一個孩子的重點。「一、安琪兒的降臨」、「二、快樂教育最初的秘密」、「三、快樂的家庭教具」、「四、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」、「五、找出不快樂的小蟲子」、「六、快樂的智力培養」、「七、孩子心智成長的規律」、「八、培養孩子自助學習、自我教育的能力」、「九、培養孩子快樂的寫作」、「十、運用有益的暗示在孩子的教育中」、「十一、快樂的自然教育」「十二、培養孩子的道德和意志、品行」、「十三、培養孩子健康的身體」、「十四、避免過度教育和學習」、「十五、尊重孩子的權利」、「十六、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」、「十七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」、「十八、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」、「十九、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知識」、「二十、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」、「二十一、發揮父愛在教育中的作用」。
書中有很多Spencer用來和孩子溝通的「撇步」,都可以成為一個實用的教案。在第三章,Spencer利用十二張紙牌的遊戲,了解Little Spencer的內心世界,家人輪流指骰子,擲到哪個數字,就抽出這張卡片,回答上面的問題。這十二的問題是:
² 講一講你最不快樂的事。
² 說一見你覺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。
² 評價一個你周圍的人。
² 今年你最希望得到哪三件東西?
² 你對自己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?
² 哪件事,你努力了,但成效不大?
² 深呼吸三次。
² 擁抱一下你喜歡的人。
其他的四點,可以由父母自由思考採用哪些內容。
這個遊戲不僅可以成為家庭溝通的方式,聰明的父母更可以藉此解開孩子心中的結。-
在第九章,培養孩子快樂的寫作,我認為培養寫作能力不該從應付考試為出發點,當我們具備了寫作的能力,不僅可以訓練語言的邏輯,更可使其成為情緒的出口。
Spencer有很多的理念非常具體化,其中他談到:
『有孩子的家庭,就像多了一面鏡子,他能照出你內心的一切。你快樂,他也快樂;你暴躁,他也暴躁……』
『努力做一個樂觀、快樂的人。一個快樂的人,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;而一個部快樂的人,多半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。』
『孩子的生與死、善與惡、成材與否,最終責任都在於父母。即使是飼養一頭牛、一匹馬,人們都知道要去獲取一些相關的知識,而對於養育的事自己孩子這樣的大事,難道不應該去學習嗎?』
『在教育孩子的同時,要教育自己。在新制方面,你必須學好那門最複雜的學科--那就是在你的孩子、你自己和社會中,所表現的人性和它的規律。在道德方面,你必須經常發揮你高尚的情感,而控制那些較低劣的情感。』
『孩子在快樂的時候,他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;但在情緒低落、精神緊張的狀態下,她的信心會減弱,這時,即使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,也不會有任何辦法。唯一的方法是,先把他們的情緒調到快樂、自信、專注,然後再開始學習。許多被認為沒有天賦、天生比其他孩子差的孩子,其實並非如此,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當。』